技術的執(zhí)念

2016-9-24    藍藍設計的小編

如果您想訂閱本博客內容,每天自動發(fā)到您的郵箱中, 請點這里 

只需稍加留意,我們就會發(fā)現(xiàn)自己被各種技術、工具包圍。ThoughtWorks的技術雷達差不多每半年就會更新一次,在項目中更會遇到很多已經(jīng)從技術雷達上消失的技術,項目上的舊技術/舊框架還在服役,新的技術/工具/語言/框架又在迅速的出現(xiàn),有些曇花一現(xiàn)、迅速被新的后來者所取代。有的留下來了,不過也都在不斷的演化、改變(不兼容的API,不同的版本等隨處可見)。

如果你不幸是一個前端工程師,那么這個更新速度還要更加迅速。三年前Backbone是主流,兩年前是Angular.JS,去年是React,緊接著Flux、Reflux等作為React的擴展而成為了新的主流;Grunt流行過一段時間,很快被Gulp替代,而新的Webpack又依稀有大一統(tǒng)的趨勢。幾乎每周都能看到新的框架涌現(xiàn),雙向綁定、虛擬DOM、事件代理、同構、后端渲染、更友好的語法糖、更快的執(zhí)行速度等等,幾乎任何一個方向都有無窮無盡的變化。

1.png

而后端也好不到哪里去,容器技術、Web框架、ORM、構建腳本、自動化測試工具、依賴管理、應用服務器等等,你總有很多的選項,卻又無法在事先區(qū)分到底哪個技術/工具更靠譜、更適合項目。

置身其中,往往有眼花繚亂、應接不暇的感覺。知識工作者當然需要終身不斷的學習,但是像目前這種節(jié)奏,我很懷疑這是否是一種健康的狀態(tài)。周圍經(jīng)常有人抱怨,好不容易上手了一個前端的MVC框架,一看周圍的項目,大家已經(jīng)在spike另外的框架/工具了(這意味著你在項目上無法使用該框架了……)。僅僅從學習的速度上來講,我們已經(jīng)遠遠無法跟上科技演化的節(jié)奏了,這是人類自身的一種限制。

知識的陷阱

假設你在一個Ruby項目上,學習了Rails/ActiveRecord/RSpec/MySQL。如果下一個項目還是Ruby,同樣的技術站,你會覺得這是一種重復,因為除了業(yè)務邏輯、業(yè)務對象變化了之外,并沒有新的內容,還是同樣的技術。如果下一個項目是Python,技術棧變成了Django/nose/PostgreSQL,你可能會覺得有所提升,因為學到了不同的技術、框架、共建工具、測試工具等等,其實仔細觀察,這還是一種重復,古人云:“換湯不換藥”者,是也。

在目前我們所處的時代,信息以遠遠超過人們能接受的速度不斷的被創(chuàng)造出來,一方面信息傳播的速度大大提升了,另一方面是信息傳播的渠道也極具多樣化。我們無時無刻不被過載的信息包圍著,即使你不主動的去嘗試獲取新的信息,手機App里的微信、微博、Flipboard、Pocket、知乎、開發(fā)者頭條、Feedly、果殼、丁香園等等的推送已經(jīng)足以提供給你足夠的信息(大部分甚至都來不及消費就變成了歷史信息而被忽略)。

以我自己為例,從2015年10月到2016年2月,我學習了很多東西,看一下下面這張圖:

2.png

圖中灰色方框中的內容是項目要求的知識,另外的則是我根據(jù)自己的興趣學習的,兩者基本上各占一半。事實上有很多內容(尤其是根據(jù)自己興趣學習的)在真正要使用時,可能還需要學一遍。這些內容可能讓我產(chǎn)生了我學到了好多東西的錯覺。其實這個在另一個角度顯現(xiàn)了技術人員的一個誤區(qū):以為自己可以掌握所有軟件開發(fā)相關的知識(或者說太過于縱容自己的好奇心和興趣)。

過載的信息

身處這樣的信息過載環(huán)境,我們很難不為自己對信息的缺乏而感到不安,擔心自己錯過了什么重要的信息,這種擔心和焦慮會促使我們進一步將時間消耗在對信息的獲取上,從而更無暇思考什么是真正重要的。

《如何閱讀一本書》將書分為兩類:一種是提供資訊/信息(known)的,一種是幫助你理解(understand)信息的。相對于理解來講,資訊本身其實并不那么重要。我們大部分人目前采用的碎片化的閱讀方式無法提供給我們足夠的“理解力”。我們都有這樣的體驗,有些書特別耗費腦力,讀起來很累,而另一些書則非常輕松,易于消費。碎片化的閱讀方式易于消費,只需要很少的思考就可以讀懂,但是危害嚴重,它們并不會幫助你提升理解力。

3.jpg

但是直覺上我們會選擇容易的事情來做,雖然這種淺層次的閱讀只對擴展信息/資訊有幫助,對提升理解力則幾乎無用。而我們在處理日常工作中的問題時,能真正幫助的,只有理解了的那部分知識。我在2014年,曾經(jīng)有幾個月屏蔽了所有微信、微博等內容聚合類的應用,也盡量少的去技術論壇,每天就是寫代碼,讀紙質書,除了最初幾天的忐忑之外,整個過程的收獲非常大(而且也沒有漏掉任何重要的信息)。

知識框架

技術人員有時候會有一種想要把所有技術都掌握的「執(zhí)念」,這在局外人來看是一種荒誕不經(jīng)的想法,但是置身其中,你很難看出這一點。畢竟,有意思的東西實在太多了,各種范式的編程語言、編譯器技術、人工智能、數(shù)據(jù)可視化、地理信息系統(tǒng)、嵌入式設備、軟硬件結合、大數(shù)據(jù)、自動化測試等等,每一個方向都有無窮無盡的有意思的東西。

但是在知識規(guī)模如此巨大的今天,一個人是無法掌握所有技術的,更不用說新的技術還在不斷的涌現(xiàn)出來!這就要求我們有節(jié)制的來聚焦在某些技術上,而視其他技術如無物。當然這需要很大的勇氣和魄力,不過唯有如此,技術人員才可能有真正的長進和成就。

我基于自己的經(jīng)驗,繪制了一個「Web開發(fā)」方面的知識框架,這個框架上包含了一個比較全的技能/知識集合,也是我認為一個「Web開發(fā)」人員應該掌握的一些知識點。

4.png

在成為一個專家之前,你需要先對要學習的領域有一個全面的認識。也就是說,做Web開發(fā),需要盡可能覆蓋到這個框架上的所有點。一旦完成了這棵樹上的所有節(jié)點,就不用再去做第二次了,這時候你可以嘗試找到樹上的某一個分支,深入下去。這個聽起來好像和我之前文章中的觀點有所矛盾,其實不然。我在《我們真的缺前端工程師嗎?》一文中提到過,“工程師不應該將自己束縛在前端開發(fā)上,要了解整個軟件開發(fā)的全生命周期?!?/strong>這里的觀點其實是一致的,即首先要了解軟件開發(fā)全生命周期中的所有節(jié)點,然后再有所側重的去找自己的興趣點來發(fā)展,即:先建立廣度,再建立深度。

應對方法

對于知識的陷阱

當因自己的興趣(而不是項目驅動,也就是沒有實際的土壤來驗證)而想要學習一個新的知識時,對照知識框架,如果發(fā)現(xiàn)自己已經(jīng)在歷史上學過它了,那就強迫自己放棄這個念頭。比如你很熟悉用rspec來編寫測試,忽然有一天心血來潮,想要學習JUnit,正確的做法就是泡杯茶,等這種沖動自己過去。相信我,一旦有了Java項目,你可以非??焖俚恼莆認Unit,而且很快會找到對應的feature,就像一個長期工作在Java技術棧上的同事那樣!

對于過載的信息

實踐中,首先要令自己相信:你無法掌握所有的知識,即使僅僅在軟件開發(fā)領域。有了這個大前提之后,你只需要采取先建立廣度,再建立深度的原則即可:

 

分享本文至:

日歷

鏈接

個人資料

藍藍設計的小編 http://m.820esy.cn

存檔